他山之石信息专报第20期
【他山之石】
六安:外卖小哥获专属车位
淮南:践行分类时尚 共建文明城市
上饶:文明赏花成风尚 满园春色更添香
滨州:“五位一体”育新苗 绘就青少年成长蓝图
河源:以“绣花”功夫做实城市管理
荆州:公厕保洁精细化 群众“方便”更舒心
黄石:新建17个口袋公园 打造7个城市客厅
邵阳:“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
巴中:以我之力 点亮文明之光
开封:创新“碎片时间普法” 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他山之石】
六安:外卖小哥获专属车位
来源:六安文明网 时间:2025.3.14
“以前送餐经常找不到地方停车,着急又担心被贴罚单。现在好了,社区专门给我们划了停车位,还是彩色的,特别醒目,停车方便多了!”3月10日,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和谐社区专门为外卖骑手打造的彩色专属停车位正式投入使用,外卖小哥小李高兴地为社区这一暖心举措点赞。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外卖骑手数量激增,他们在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停车位紧张,外卖车辆无处停放,随意??坑秩菀自斐山煌ㄓ刀?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外卖骑手的停车难题,和谐社区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方协调,在和谐名城小区商业街老乡鸡门口划定了一个彩色专属停车位。停车位采用醒目的彩色标线,并配有“外卖小哥停车位”标语,方便骑手识别和使用。同时和谐社区还积极打造“外卖骑手友好型社区”,在郝岗路上打造一所24小时对外开放的“暖新驿站”,为外卖骑手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便利服务,沿着驿站一边也通过色彩鲜明的颜色规划了一条长达50米的外卖小哥专属停车位,方便外卖小哥在驿站休息、等单时停放车辆。
“外卖小哥风里来雨里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设置专属停车位,既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也能引导他们规范停车,维护辖区秩序,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焙托成缜匙苤榧嵌∠急硎?和谐社区将持续开展暖心服务,从多个维度为新就业群体构建一个温馨、充满关怀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温度,进一步构建和谐幸福的社区家园。
淮南:践行分类时尚 共建文明城市
来源:淮南文明网 时间:2025.3.11
为持续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淮南市八公山区城管局主动作为,强化分类顶层设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刚柔并济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该区城管局依据《八公山区关于进一步落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常态化开展月度考核检查工作。不断强化对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情况进行日巡查,并对小区所在物业、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持续强化厨余垃圾收运机制,定期与淮南国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各物业公司开展工作协调,建立微信工作群,不断优化收运路线,及时处理收运环节出现问题,堵住末端处理漏洞。
该区城管局持续开展宣传提升攻坚行动,组织抽调部分文明劝导员,联动社区网格员、物业督导员等在和平村、公园道一号等多个小区进行了地毯式宣传,通过设置宣传台,推门入户等多种方式,共计宣传近200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在水楼宜苑、澜山和府等多个小区指导帮扶物业企业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通过每日打卡积分,累计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在小区醒目位置设置生活垃圾分类红黑榜,以正面典型为引导,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正向引导居民形成良好分类习惯,反向约束乱投混投等不良行为,助力小区厨余垃圾转运量提升,美化小区生活环境。
该区城管局还开展了“垃圾分类齐参与 文明校园新时尚”主题活动,通过开展生活实践课堂、黑板报评比、主题宣讲、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让师生参与其中。同时结合“城管进小区”,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辖区执法中队重点日常工作内容,与文明创建、城市管理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加强与物业服务企业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宣传引导、教育处罚等工作措施,确保执法与教育同步,分类与文明同行。
上饶:文明赏花成风尚 满园春色更添香
来源:上饶日报 时间:2025.3.10
随着春日气温回暖,上饶迎来了又一场花的盛宴,郁金香、?;?、海棠花、玉兰花等竞相绽放,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绚丽色彩。广大市民纷纷趁着晴好天气,出门赏花,领略春日美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处“网红花?!鼻吧倭伺收刍ㄖ?、踩踏草坪的不文明行为,取而代之的是有序排队拍照、自觉维护环境的和谐画面。
在市区凤凰大道、吉阳路等主要路段的花箱中,郁金香高低错落,色彩搭配协调,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赛金,为城市增添了流动的风景线。无论是驾车路过,还是步行其间,都能近距离欣赏到郁金香的娇艳。广大市民经过时,纷纷拿起手机,拍下这美丽的景致。
在葛仙村,梅花依旧热闹地绽放在枝头,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赏花打卡。在暗香园,“禁止攀折”的警示牌挂在了入口显眼处,小喇叭里也不断循环提醒着游客要文明赏花?!罢饫锏拿坊锰亮?,我们拍照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将这美丽的景色留在春天里?!庇慰屯趺雀嫠呒钦摺?/font>
赏花,是与自然亲密对话的浪漫邀约,也是心灵与美景的诗意邂逅。然而,赏花之美,不仅在于花的绚烂,更在于赏花人的文明举止。
当我们漫步在花海之中,那一朵朵娇艳的花朵,宛如大自然的精灵,用它们的色彩和芬芳诉说着生命的奇迹。此时,我们应以最温柔的方式去欣赏,不随意折损花枝,不践踏草坪,让每一朵花都能在春风中自在绽放。文明赏花,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呵护。
愿每一个赏花的人,都能成为文明的使者,用我们的行动守护这片花的乐园。让文明的芬芳,与花香一同飘散,让这个春天,因我们的文明而更加美好。
滨州:“五位一体”育新苗 绘就青少年成长蓝图
来源:滨州文明网 时间:2025.3.1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滨州市积极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五位一体”育人格局,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融入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健康五大场域协同发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育生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筑牢根基。
精塑校园环境,固思想之基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滨州市各中小学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道德与法治课、思政课、少先队活动课,全面实施德育、学科、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四位一体” 德育课程,构建起了大中小学各学段紧密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让思政教育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各中小学校将“吕剧”“胡集书会”等非遗文化以及黄河文化融入其中?;菝裣匾劳兴镒游幕幢唷端镒又窦蛭琛泛?“兵法” 特色课间操,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学校还积极深化“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任闯赡耆说赖陆逃导疃勾泻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前往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杨柳雪红色教育基地等 “中小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形成 “一校一品” 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局面。
厚植家庭教养,育品德之壤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滨州市致力于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精心打造家庭教育专家智库和志愿者队伍,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家教指导服务中心(站、点)全面覆盖,为广大家庭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同时,全市常态化开展家庭典型选树活动,深入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家庭教育宣传周等活动,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滨州市持续擦亮“爱心驿站”儿童关爱品牌,设立57 个“爱心妈妈驿站”,招募2209名爱心妈妈,与7900余人次留守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在寒暑假、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600余场次关爱服务活动,用爱温暖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推动家校社协同,聚共育之力
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大熔炉,滨州市创新家校社共育“滨州模式”,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各部门共抓、专家团队引领、家长全员参与、宣传推广带动”的良好局面。党委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将家校社共育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教育部门统筹推进家委会、家长学校建设,实现全市400余所中小学100%覆盖;借助网络资源打造“互联网+家校共育”课程平台,组建“滨慧万家”志愿服务支队,开展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实施家长成长工程,通过家长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为家长提供精准指导。2024年7月,滨州承办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总队第100场宣讲启动仪式,43人入选山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名校长和家庭教育指导名师,滨州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强化心理赋能,净成长之境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基石,滨州市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心安滨州” 建设,持续完善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校外,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青少年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作用,实施“向阳花”“慧心赋能”等专项行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校园,全市中小学校配备400余个心理辅导室、27000余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建11个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对36万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与干预,连续2年推出心理健康系列公益课程,评选立项60项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设立2个教研基地,推进“心安学?!苯ㄉ栊卸嘌?0所试点校。
加强网络育人,净化网络空间
网络是青少年成长的新空间,滨州市深入实施 “互联网+” 立德树人工程,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精心打造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建成2处网络安全主题公园,通过举办网络文明周和网络安全周宣传等活动,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为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滨州市制作发布《网络文明拍手歌》等作品,开展文明上网正面宣传教育。同时,持续开展网络有害信息和不法行为专项整治,将危害未成年人的网络不良信息和违法违规行为作为整治重点,深入推进 “清朗”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通过实施“五个好” 工程,滨州市构建起全环境立德树人 “五位一体” 生态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助力青少年在良好环境中茁壮成长。
河源:以“绣花”功夫做实城市管理
来源:河源晚报 时间:2025.3.4
近年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扎实推进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优化民生服务,在护航校园、共享电动车治理、地摊经济管理、城市“六乱”整治、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突出成效,切实增进了民生福祉,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关注度、认可度和满意度。
“绣花”功夫护航“花朵”
为拓展“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市第三小学校园周边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的管理,营造整洁、有序、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2024年3月,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在市第三小学开展“党建引领 政校共建 护航校园”试点工作,建设了“001号城管护航校园示范点”,并在该校设置城管护航校园执勤岗,通过驻点校园执法方式,负责市三小周边的“六乱”管理、协助管理接送车辆即停即走、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等,与学校进行优势互补,以深入推进“共建协商”制度、推行城管“执法服务岗”机制、举行“小小城管志愿者”主题体验日等举措,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是我市在全省率先设立的城管护航校园示范点,通过“共建协商”破解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难题,经验向全市推广后护航工作取得更大突破,荣获2024年第七届河源市工作创新大赛三等奖,牵头党支部荣获“四强”党支部称号。
至今,我市城管执法部门累计护航学校18所,出动“城管护校员”约6440人次,护航中小学生约80万人次。
用情用心,共治共享
我市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用情用心用力提升城市温度。面对全市共享电动车无序停放、不文明骑行等管理难题,我市城管执法部门大力推动相关部门互联互动,积极探索共享电动车规范运营管理机制,成立临时党支部和自治协会,全国首创引入第三方机构协助管理,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针对目前市区4家准入企业“重运营、轻管理”的现象,构建“总量控制+量化考核+动态配额”模式,压紧压实企业运营管理责任。在此基础上,城管执法部门还督促运营企业通过科技赋能上线语音提示、人脸识别、电子栅栏等系统,限制未成年人骑行,为安全文明骑行保驾护航。
这一创新共享电动车管理模式荣获2023年广东省第十一届“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创全省城管执法系统最好成绩。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开展共享电动车整治行动151次,规范共享电动车乱停乱放行为1.7万多宗,依法对违规企业作出行政处罚20宗,共处罚30.71万元。
除此之外,我市还常态化开展城市“六乱”整治、户外违规广告整治、建筑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整治、公园广场整治、校园考点周边专项整治、执法领域泥头车和货运车辆乱象专项整治、违法建设管控等专项整治行动。
助力打造文明和谐宜居之城
2024年以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还组织开展了全市城管执法干部综合能力提升暨生活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共50余人参训,充分学习借鉴深圳等城市先进工作经验,还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线上专题学习,人均累计培训学习达74学时。另外,该局还加强对县(区)城管执法业务培训指导,累计培训人员达130人次,有力提升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
为落实“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一直坚持在细节上花“绣花”心思、细小处做“绣花”文章,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时段,“绣”出精致优雅的城市品牌,“绣”出和谐宜居、群众满意的“城市画卷”。2025年,该局提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对标“加快河源绿色崛起”建设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推进、规范执法、精细管理、柔性服务”,围绕“古色、红色、绿色、春色”城市内涵,与河源人民“共建一座城,共享一个家”,努力将河源打造成为一座“有温度、有风度、有厚度”的城市,全力助推我市高品质打造文明、和谐、宜居之城
市城管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按照“三度、四色、五坚持”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推进,积极担当作为,勇于探索创新,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服务型城管执法队伍,切实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河源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荆州:公厕保洁精细化 群众“方便”更舒心
来源:荆州文明网 时间:2025.3.5
小小公厕,系着民生,连着文明。为有效提高公厕管理水平和公共设施服务质量,给广大市民营造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元月份以来,荆州市洪湖市城管执法局持续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找茬”力度,严格做好监督考核,着力提升市民如厕满意度。
公厕管理人员每日对公厕蹲位、坐便器、门窗、镜面、隔离板、洗手台等设施设备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两次全方位冲刷与擦洗,并开展全覆盖消杀工作,对水龙头、扶手、冲水按钮等接触频繁部位擦拭消毒。针对易污染区域和设施开展跟踪式清洁保养,确保卫生保洁无死角,环境整洁无异味。此外,管理人员还会做好维护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更换破损、丢失设备40余个,疏通堵塞管道140余处 。
下一步,洪湖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严抓精细化管理,推动公厕便民服务化水平再上新台阶,提高市民如厕满意度。同时呼吁市民群众爱护公厕设施,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
黄石:新建17个口袋公园 打造7个城市客厅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3.3
2月28日,市城管委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回顾2024年城市管理工作情况,全面部署2025年工作。今年,市城管部门将着力在城市治理上提效能、设施上补短板、空间上提品质、民生上优服务,推动城市精管善治水平持续提升,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提升城市绿化品质
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以团城山门前口袋公园为标杆向全市推广,新建口袋公园17个?!盎ê迷略病被ǔ羌苹徊酵平写蛟焓痉堵?条、花径小路8条,提升改造小微绿地20处,指引各城区打造1-2个“网红打卡点”。
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提升与开放共享,完成团城山公园、人民广场、陈家湾广场等城市公园广场设施更新提质,新增开放共享公园绿地5处、1万余平方米。
对城市重要通道和街区进行改造提升,融入文化特色,提升视觉效果。全市新打造“城市家具”标准化街区5个,打造城市客厅(美丽街区)7个,新改建部分城市驿站,不断丰富驿站的内容与功能。
持续推进全市楼顶发光字与户外广告清理整治,逐步清理规范城区主次干道两侧陈旧破损、影响市容和城市安全的大型立柱式广告,力争实现建成区范围楼顶发光字全清零、大型立柱式广告全规范目标。
着力破解民生难题
2024年,我市通过增加泊位供给、盘活存量资源、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场景,全面规范停车秩序,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停车泊位供给,充分挖掘城市空间资源,大力推动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停车库等集约式停车设施建设,力争全市再新建1万个泊位,其中黄石城区6000个、大冶市3000个、阳新县1000个。持续做好新增停车资源的联网工作,扩容停车“一张网”,积极推进市域范围内“通停通付”,加快实现各类高频场景、各种支付渠道的停车便捷支付功能,提高停车效率。
在环卫管理方面将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推进前端减量,推广“两袋两桶”简易分类方式,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400个。加快厨余垃圾终端处置项目谋划,推进黄石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建设。同时,对全市道路清扫保洁、垃圾转运处理、公厕管理等分区域、分路段核定作业标准及费用,统筹推进环卫行业作业标准化实施。
保障城市有序运行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推进污水管网整治攻坚行动。除开展污水收集系统排查外,结合城市更新、城市道路改造等项目,同步推进黄石大道、胜阳港片区等污水管网改造。
对道路积水隐患点位开展排查,动态更新积水点及责任人台账,完善“一点一策”抢排预案。督办改造积水点18处、疏浚管网250公里以上。依托“城市生命线”排涝指挥应用场景建设,维护现有积水点水位监测设备,增设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21处。
此外,今年将为全市所有液化气居民用户免费安装“三件套”,年底前基本实现瓶装液化气统一配送入户、随瓶安检。
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市今年将持续推进城市运管服平台升级与应用,力争今年7月前完成省级验收。同时,推进城市运管服平台与数公基平台对接,推动城市生命线、垃圾分类、执法、园林、停车等专题应用场景与实际业务紧密融合,提高行业监管能力。
邵阳:“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
来源:邵阳文明网 时间:2025.3.7
2月28日,为大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为经常,2025年邵阳市“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在大祥区仙人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北塔区苗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步拉开帷幕?;疃殖?,“文明实践集市”热闹开集,有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贴近生活的便民服务以及独特的非遗体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温暖的春日盛宴,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此次活动由中共邵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
在仙人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示区,市文化馆带来的悠扬小提琴独奏《我和我的祖国》正式拉开了活动序幕。歌曲《猪血丸子香》《天下邵阳红》传递了浓厚的乡土情怀,《早安隆回》与全场合唱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在文明实践项目服务区,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服务队根据自身特色,开展了包括法律援助、健康义诊、非遗展演、爱心义剪、独居老人陪伴、应急救护知识科普等在内的10个文明实践项目,充分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玩转非遗”项目中,宝庆烙画非遗代表传承人唐文林和王艳萍带领群众用500℃的烙笔在手工竹纸上烙哪吒的形象。义剪区,91岁的“中国好人”廖连清一边为居民理发,一边分享自己践行雷锋精神及志愿服务的心得。他深情地说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雷锋一生的真实写照,我还要继续‘剪’出更多温暖?!?/font>
与此同时,苗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活力。文明实践活动展示区,威风鼓《精忠报国》震撼人心,花鼓戏《刘??抽浴?、祁剧《断桥》等传统戏曲轮番上演。在文明实践项目服务区,群众尽情品尝猪血丸子等非遗美食,麦芽糖与龙须酥香甜酥脆,每一口都满载传统文化韵味。
“家有女 嫁郎君 莫让彩礼乱了心”“不攀比 不浪费 家庭和睦最可贵”,苗儿村腰鼓队的快板用欢快的节奏让移风易俗宣传有趣有味。邵阳市花鼓保护传承中心编排的《文明创建我来说》道出了共建共享文明城市的喜悦,引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湖湘好医生’易天华真是很有耐心!”张大爷笑呵呵夸赞专家到了家门口?!盎疃殖∮泻芏唷罾追妗饶苎Ъ家沼帜芷访朗?,这样的‘集市’‘火’得很!”村民刘大姐展示着自己刚完成的艾草养生锤,满脸笑容地说道。此外,现场还开展了免费拍照、义诊义剪等文明实践活动,受到了村民的欢迎。近年来,邵阳市创新打造“文明实践集市”等特色品牌,将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打造成为百姓服务的平台,全市各级各部门与社会组织汇聚起文明实践合力,构建“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圈”。一年来,邵阳市城区共开展“文明实践集市”300余场,覆盖10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地),开展7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吸引群众近10万人次,以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邵阳大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巴中:以我之力 点亮文明之光
来源:巴中日报 时间:2025.3.13
道十年奋进路,满目皆收成。
文明有礼,是润物无声的教化,使得城市品格和气质发生由内而外的改变。
回眸文明城市建设十年历程,巴中市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浓厚:“光盘”意识日渐深入人心,“文明餐桌”渐成社会“自觉行动”;市民与美丽风景作伴,文明与旅游同行;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礼让斑马线“让”出文明新风尚。
如今,广大市民群众以“主人翁”姿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成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践行者和引领者,以我之力,合力点亮文明之光。
食有节
民以食为天,用餐礼为先。
餐桌上的文明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体现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巴中市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市民逐步养成了节俭、健康、绿色、文明的餐饮习惯。
“文明餐桌”宣传教育进社区
十年来,商家在不断行动
加佳名特餐饮店位于巴城江北大道,自2018年起,店里就推出小份菜?!拔颐鞘侨凶钕认煊ν瞥鲂》莶说牟鸵曛弧!钡昝娓涸鹑私樯埽耙郧耙环莼毓獯笤加?两,现在调整为3两,价格也相应降低了四成?!比缃?,加佳名特餐饮店已将20多种菜品从大盘菜调整为小份菜。
此外,还有一些餐饮企业采取鼓励性措施,引导人们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您好顾客,如果做到‘光盘’,还可以在收银台领取一张3元光盘券哦!”在巴城人民广场附近的一家中餐厅,服务员主动向顾客介绍店里的一项特色服务。
“这种光盘券已经持续发放5年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节约光荣的价值观,弘扬节约粮食的好风气?!辈吞肀硎荆白酝菩泄馀逃薪被疃岳?,餐厅90%以上的顾客都能做到用餐不浪费,每天我们能发放20—30张光盘券?!?/font>
在巴中市,这样的文明场景已普遍常见。如巴中费尔顿酒店建立了“适量点餐”提醒制度;恩阳区锦江饭店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员工教育培训和考核内容,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文明用餐;南江县青谷逸品餐厅也根据客人需求提供免费打包服务……
十年来,政府部门在积极引导
近日,市商务局联合市餐饮行业协会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宣讲,进一步引导全市餐饮企业树立文明节俭的良好美德,倡导形成“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良好风尚。
要让“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观念深入人心,重点在于宣传引导,让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
“为树立文明用餐新风尚,全市每年都会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开展各类宣传讲座近100场,引导经营者和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餐饮消费理念?!笔猩涛窬窒喙馗涸鹑私樯堋?/font>
目前,巴中市已将“文明餐桌”的价值取向纳入《巴中市餐饮协会章程》内容,500余家餐饮企业主动公开签约,承诺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同时,市文明办、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餐饮协会还抽调专人组成督查组,重点督查餐饮场所是否张贴反对浪费标识、餐饮服务经营者是否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等问题。
有引导,也有鼓励。从2018年起,巴中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光盘有奖·打包有礼”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并每年评选表彰“文明餐桌示范店”“文明餐桌示范食堂”各50家。
十年来,市民素质在逐步提升
3月10日晚,虽然是周一,但位于巴州区云景巷的云台巷子火锅店上座率已达到近七成。店内点菜声、服务员应答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的景象。
“在店员的推荐下,我们5个人总共点了8个菜,荤素都有,花了300多元,吃得好还不浪费?!惫丝秃未ㄋ?。
“消费者对点餐建议和‘光盘行动’都非常支持,经常为服务员的提醒点赞?!辈凸莞涸鹑巳奈牧嫠呒钦摺?/font>
在王府井购物中心餐饮区,记者看到,前来用餐的市民同样做到了“光盘行动”。
“这边的美食挺多,我们经常到这里来吃饭。现在提倡文明用餐、节约用餐,我们有吃不完的菜,都会打包带走,做到节约不浪费。”提着打包好的饭菜,市民徐玉明对记者说,“将吃不完的饭菜带回家,也能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font>
记者在各餐饮单位走访了解到,市民在用餐结束后基本可以做到“光盘”,浪费现象大幅减少?!跋衷诘悴投际浅远嗌俚愣嗌?,少量多次,不够吃随时再加餐。”市民程天明说,“原来吃饭可能要讲‘排场’,现在都是讲节俭、讲健康?!?/font>
行有尺
文明出行,既是一条“安全带”,也是一道“风景线”。
去年12月2日,巴中市2024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暨交通安全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恩阳区登科公园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通过图文并茂的交通安全宣传栏展板和现场交警的详细讲解,文明交通的理念铭刻在群众心中。
“这样的学习方式直观、接地气,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收获满满?!毕殖∪褐诙哉庋男绞皆薏痪?。
做文明人、行文明路、开文明车……十年来,巴中市持续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营造人人践行文明交通理念的良好风尚。
文明体现在斑马线上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副大队长熊跃介绍,“十年前,礼让斑马线的文明交通活动还没有在巴城实施,一些人过马路不遵守交规,不管车道上有没有车,只考虑自己出行,见缝插针过马路的现象普遍存在。2017年,交警部门大力宣传礼让斑马线的交通规则,并通过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规范了礼让斑马线的行为?!?/font>
多年来,“文明礼让斑马线”在不断深入人心。梳理历年查处的斑马线前不礼让违法数据可以看出,从2018年起,交通违法数量明显下降,驾驶员礼让率大幅提升。
交警部门还利用科技手段规范不礼让斑马线行为。2019年9月,巴城正式启用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电子眼抓拍,针对重要区域、重点路段,民警在路面执勤时,利用执法记录仪、摄像机等设备对驾驶员“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进行全程取证。
文明体现在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中
“您好,这里禁止停放车辆,请您将车停在旁边的停车场?!比缃?,行走在大街小巷,细心的市民都会发现,经过一系列的交通秩序整治,马路更宽敞了,乱停乱放的现象少了,文明乘车、文明骑行的行为增多了……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为保障道路安全有序畅通,巴中市每年都会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在重点路口、重点路段增设警力,大力整治骑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行车不系安全带、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查货运车辆,清除交通安全隐患。对路边违停车辆和电动车违规载人依法进行处罚并教育。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翻越隔离栏等交通陋习进行劝导规范。
人人都是交通参与者,人人都是“文明使者”。
私家车主张志明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已经养成习惯,开车看见前面有斑马线就会提前减速,礼让行人,谨慎慢行。因为养成了好习惯,追尾现象也很少发生了?!?/font>
“现在道路环境越来越好了,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障。我们行人也是文明交通的参与者,我们在出行时一定要做到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道路右侧行走,不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内行走逗留?!笔忻癯晌娜?。
如今,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已成为巴中市文明交通的常态,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
游有方
文明旅游是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巴中市旅游市场火热,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这既源自自身深厚的自然人文景观,也得益于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
让文明与美景同行。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历程中,巴中市积极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强化公民文明出游意识,部门、行业与社会同心共建,逐步构建文明旅游新格局。
十年来,文明旅游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去年11月,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2024年首批文明旅游宣传典型案例,巴中市光雾山景区光荣上榜。
据介绍,为创新措施激励游客文明旅游,光雾山景区在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垃圾银行”,将垃圾分为塑料瓶、易拉罐、废旧电池等九大类。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拾得的垃圾可以根据种类和数量获得积分,每积累一定数量的积分即可兑换纪念画册、钥匙扣、雨衣等实用物品。在“垃圾银行”项目带动下,数千名游客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和清理工作,景区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除了光雾山景区,巴中市其他景区也出台了形式多样的实际举措,进一步推动游客文明出游。
南龛山景区专门设立“文明旅游红黑榜”,上面贴有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的图片,对景区内出现的文明现象进行表扬,以及曝光不文明行为。
在恩阳古镇景区,“垃圾不乱扔,举止显文明”等文明旅游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景区每逢重大节庆节点,还会专门加派人手、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倡议文明旅游。
十年来,文明旅游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为打造优美、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巴中市也着力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从而促使文明旅游水平不断提升。
“每年我们都会定期召开文明旅游专题会,推进文明旅游常态化开展。近年来,已先后印发《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旅游景区文明引导工作指南》等,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旅游从业者违反职业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都会被列入‘黑名单’,形成文明旅游工作长效机制?!笔形幕悴サ缡犹逵吐糜尉窒喙馗涸鹑私樯?。
目前,巴中市已引导全市近百家涉旅企业(单位)发挥文明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以培育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为基础,全力争创省级、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如今,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光雾山旅游景区等成功创建为“四川省首届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推动旅游企业将文明旅游工作落实落细,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十年来,文明旅游风尚加速形成
不久前,一场草坪音乐节在巴中经开区九寨山公园开演?;疃醋园椭斜镜丶爸鼙叱鞘惺蛎壑谄刖垡惶?,共襄音乐盛会。
活动中,不少观众自觉遵守景区制度,将身边垃圾收集整理投放到指定场所,展现了良好的文明旅游形象。
“街道、社区的志愿者经常向我们宣传文明旅游,出去游玩不乱扔垃圾、不乱插队等,我们都记着呢。”巴中经开区东锦苑小区居民刘文秀告诉记者。
这场音乐会正是巴中市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工作的生动注脚。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文明素质持续提升,文明旅游已深入人心。
开封:创新“碎片时间普法” 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来源:开封文明网 时间:2025.3.4
3月3日,在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筑牢法治根基的征程上,禹王台区人民检察院精心谋划,创新频出,毅然将“碎片时间普法”嵌入常态化工作体系,匠心独运地开辟出一条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新航道。
区别于传统普法模式,检察干警精准捕捉校园日常里的零碎间隙,将法治的种子广泛播撒,巧妙避开了集中式普法可能带来的时间冲突与接受疲劳。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创新举措,充分展现出“轻介入、强渗透”的优势,悄然润泽孩子们的心田。
检察干警们化身法治使者,积极行动起来,以多样的形式穿梭于校园之中,为莘莘学子送上一堂堂别开生面的法治“第一课”??渭涫种拥募蚨探涣鳌⑽缧菔倍蔚奈萝疤崾?、课外活动中的趣味互动,统统化作输送法治养分的黄金时机,让孩子们在不经意间与法治相拥,于日常点滴里筑牢守法根基,助力他们在法治护航下健康成长。